智慧农业实验室植物工厂搭建方案
旨在构建一个集智能化、精准化、可持续化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实验室植物工厂,通过高度可控的环境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植物的高效、优质、安全生产,同时满足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的需求。
旨在构建一个集智能化、精准化、可持续化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实验室植物工厂,通过高度可控的环境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植物的高效、优质、安全生产,同时满足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的需求。
亚洲地区年度最受关注的农业、畜牧和水产养殖行业盛会——第九届台湾农业展AAT 2025,将于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在大台南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展会由英富曼(亚洲)展览集团主办,联合台湾畜牧产业展Livestock Taiwan和台湾水产养殖展Aquac
《荀子·劝学》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发展现代农业,同样要“善假于物”。在聊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千年农谚之所以被改写,就是借助了现代农业科技之力,这是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新图景。
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伴随卫星定位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普及,农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进入21世纪后,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农业深度融合。2013年“互联网+”战略提出“智慧农业”概念,2020年教育部新增智慧农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慧农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农业生产的变革。其中,智慧农业气象监测站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同农田的“智慧眼睛”,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气象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着科学的决策支持。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近年来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门选择。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和科技赋能农业的深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薪资水平引发广泛讨论。数据显示,智慧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成为主要就业方向,部分岗位起薪已突破万元。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加剧,传统农业模式面临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挑战。智慧农业控制系统作为现代农业的“数字大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流程,推动农业向精准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
五月的齐鲁大地,麦浪翻滚如绿毯铺展。在虎山镇小麦种植基地,6架植保无人机正编队掠过金黄的麦田,机翼旋起的气流裹挟着雾化农药均匀洒落,田埂上的操作员聚精会神地进行操作。“现在每天作业面积能达到1500亩,节约时间超过10倍。”虎山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连建祝望着田间穿
初夏时节,灌阳县27000多亩桃子迎来了采摘期,桃林间隙套种的西瓜也将在一个月后上市。这里的桃子和西瓜不仅长势好,销量也好,成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一张“绿色名片”。
番茄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其成熟度精准计数对优化采摘、品种改良等农艺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视觉技术易受光照、果实重叠等因素干扰,而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在复杂温室环境中跟踪稳定性不足,导致计数精度难以满足需求。沈阳农业大学团队提出基于超深掩蔽与改进YOLOv8的番茄计
老铁们注意了!五月初二这天的天气,竟然能预测整个夏天的涝旱?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到底准不准?今儿个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事儿!昨儿个刚过五月初二,全国多地都下了场透雨,田间地头的老把式们都在念叨"淋了龙王爷的洗脚水,今夏要穿胶鞋趟水"。您可别小看这些土掉渣的老话,里头
李莉, 李民赞, 刘刚, 张漫, 汪懋华. 中国大田作物智慧种植目标、关键技术与区域模式[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 4(4): 26-34.
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加快打造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和基础模型算法等公共服务产品:在产业布局上,着力推动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一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在示范带动上,支持浙江先行先试,探索推广“伏羲
随着“三夏”生产进入关键期,河南省境内豫南地区麦收进度加快,豫北地区正积极备战,在濮阳市濮阳县,当地在开展农机检修的同时,创新引入AI大模型,为夏粮收获注入“智慧动能”。
5月27日,“市中区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之农业科普知识巡讲”活动走进中兴小学。枣庄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树艳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普讲座,带领学生探索农业科技的奥秘。
每年春耕之时都是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达科技”)总经理助理刘德豫最忙的时候。作为90后,他不种地,却一直和土地打交道——为数以万计的合作社提供智慧农机具。“种地耽误不得,农时不等人啊。我们现在是24小时在线,为农民解决设备问题。”刘德豫说。
农业是国之根本,其现代化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相继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农业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调侃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稳定性的集体渴望。提前批农科生,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蓄水池”,以“免学费、包分配、有编制”的政策红利,成为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黑马赛道”。然而,这场看似“稳赚不赔”的人生选择,实则暗含基层深耕的挑战与城乡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从最初的原始耕作到今天的智能农业,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农业技术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的演变。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探索农业从1.0到4.0的完整进化历程,揭示技术如何重塑这个最古老的产业。
近日,高碑店市方官镇3100余亩小麦进入灌浆期,3架北斗导航系统无人机满载药物,针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作业,为夏粮稳产丰收保驾护航。